分析 AR+BIM在变电站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ads

分析 AR+BIM在变电站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杨宝军

山东滨州东力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 变电站通常由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防雷设备以及各种管线构成,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下,施工全程必须处于“全面可控”的状态下。本文分析了变电站工程施工中 AR+BIM 技术的实现路径,分别从 AR 室内管线印证检测、 AR 室内全面布置预览、实景与 BIM 5D 的结合运用等方面加以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结合运用;变电站工程施工

引言:AR即为增强现实技术,原理为通过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位置及角度,并配以相应的图像;该技术的目标在于,在显示屏中,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进而实现互动。目前,人们围绕变电站变换、接收、分配电能的能力构建了新的标准,在相关工程中运用AR+BIM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

1 变电站工程施工中AR+BIM技术的实现路径简析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BIM(虚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即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构建出虚拟模型,在成功设置相关参数后,可以通过数字信息仿真系统,模拟出目标所具有的各项真实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的数字通过一种特定的转换方式,进一步虚拟出真实性极高的场景,从而使应用者仿佛置身于目标区域,在提高感受的同时,达到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证质量的目的。

AR与BIM两项技术尽管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但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并非易事。主要难点在于,几乎容纳全部工程数据的BIM虚拟模型,需要采用何种方式,方可全面转化并最终融入AR场景中。目前,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实现路径在于:①以Unity引擎为基本,构建三维立体直角坐标框架;②将AR图像识别的标准设置为“全部基于测量控制网坐标位置关系”;③按照上述思路,通过AR技术捕获及处理的所有虚拟场景数据信息,均同时包含x、y、z三个维度的标识(包含具体方向);④将BIM虚拟信息模型转换为IFC格式,使之与AR技术“兼容”。如此一来,变电站工程施工中呈现出的具体情况在于:技术人员随身携带移动终端设备(该设备具备实施扫描及信息传递以及成像功能),在人员移动或是调整设备“视线”的过程中,已经标注在BIM模型中的每一个重要点位,均会借由AR智能图像识别功能清晰呈现,从而达到实施印证以及精细化施工的目的[1]

2 变电站工程施工中AR+BIM的具体应用

2.1AR+BIM在变电站室内施工中的运用

2.1.1AR室内管线印证检测法

变电站是一类改变电压、控制和分配电能的场所;此外,还需承担组装设备的职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变电站工程施工期间,各类管线的走向布置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环节。基于AR+BIM的管线施工印证检测法,主要应用流程如下:

(1)电气专业设备及线路、包含消防用的给水排水管道、通风及通信线路必须按照相应的要求,分别设置在特定的区域。按照常规方法施工时,不同类别的管线触碰现象频繁发生,竣工核验以及后续的维修均面临较大的麻烦。采用AR+BIM技术之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中,会实时呈现出预期的管线走向布置图,不同用途的管线应该布置于何处,管口的拼接是否发生错误,预留的长、宽、高等参数是否出现错误,均可得到时时提醒。

(2)管道碰撞、特殊功能的添加,可经由AR+BIM技术实现自动计算及筛查。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处于施工现场特定的位置时,监理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可通过设备进行远端控制或提醒,在一些得到重点标注的区域,每当施工人员完成相应的作业后,控制端的BIM模型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便于技术人员及时了解误差,找出安装问题。

2.1.2AR室内全面布置预览

在变电站工程施工中,单纯运用BIM技术,尽管能够构建虚拟模型,并通过设置参数的方式,找出实际施工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但此种方式衍生的新问题在于,实际施工期间,虚拟模型内部经常发生构件冲突;此外,冲突的种类(施工中未加注意的、可以避免的“软碰撞”,或是因参数计算错误而导致的设计“硬失误”)缺乏对应的即时判断功能。此外,由于变电站本身的空间构成较为复杂,必须经由多道控制工序实现对应的功能,故单一BIM虚拟模型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BIM模型基础上,运用AR预览技术,即可针对变电站室内预布置情况进行全面预览,以期尽早发现空间、具体布置方面的不合理因素,提前解决,降低返工频率。一般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室内布置合理性,还可在AR软件中增设“监控模块”,针对已经发现的不合理因素,完成三维空间信息备注。

2.2AR+BIM在室外施工中的应用

2.2.1AR实景与BIM 5D的结合运用

常规的BIM软件,仅仅包含常规的“三维”,只能反映基于特定参数设定而成的施工场景模型,无法对施工进度、成本控制等其他因素进行工程。实际上,BIM软件自带的5D功能,在三维基础上,可以额外添加“工程进度”及“投入成本”两个新的维度,结合AR实景技术,能够对变电站施工进行全方位控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于:

(1)在BIM软件中调出Project项目管理模块,将施工工期、材料及设备、人力资源配比等情况全部输入后,即可按照“日”、“周”、“旬”、“月”、“年”等周期,自动计算出有关成本投入的使用情况;

(2)BIM 5D功能虽然可以单独运行,但尚无法实时反映工程进展情况,故需加入AR实景检测技术,通过对工程各处发生的微小变动情况进行收集,更加全面地掌握工程各处的真实进展度[2]

2.2.2基于AR实景的工程信息实景地图对照施工模式

AR+BIM结合技术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在于,可通过对工程真实信息的追踪,对工程进行虚拟划分,进而在终端的显示屏中自动显示“标注”,完成对现实场景的“虚拟命名”。比如在变压器周围管线布置施工时,变压器所在位置会被系统自动标注为“Transformer”;如果系统连接外网,或是人为预先存入“与变压器施工”有关的备注条件,则在施工期间,相应数据库中的信息会被自行调用,提醒施工人员注意观察。除了文字注释形式之外,施工人员可自行调整标记提醒方式(如改变材质颜色等),从而达到对照信息实景地图开展高质量施工的目的。

结语:AR混合现实技术,充分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对虚拟场景的设计及综合处理功能,将虚拟信息转换至现实世界,构建出“真实环境+虚拟物体”相互叠加的虚拟现实场景。此种技术结合BIM模型,能够完整再现变电站工程施工中的所有细节,呈现给使用者极其真实的感官效果,进而从根源上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奇.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BIM+AR技术运用[J].地产,2019(15):89.

[2]常红宾,季华卫,刘益安,等.基于BIM与AR的智慧图纸技术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S1):372-374.

作者简介:杨宝军出生年月:1992.9.30性别:男籍贯: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学历:滨州学院土木工程本科, 二级建造师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1-01-11 17:03
下一篇 2021-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