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

ads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理论行动指南,是不断开创发展改革事业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坚强保障。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全省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近期,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组织集中学习研讨,深读细研、学思践悟,很多问题豁然开悟,很多迷惑茅塞顿开,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论述和要求山东“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的殷殷嘱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是山东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2008年以来三次视察都有明确指示,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起到领头雁作用,强调一定要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战略判断和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

从历史脉络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准确研判发展大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为特征的外延式增长,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随着要素结构转变,人口、土地等红利减弱,原有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从阶段特征看,趟出高质量发展路子是靶向破解山东省发展瓶颈制约、实现转型蝶变浴火重生的“金玉良方”。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山东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接近“天花板”,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协调推动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坚决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才能全面提升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目标实现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走在前列谋新篇、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山东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山东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的航标。实现这一总定位总目标,必须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流程再造、科教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等九大改革攻坚,强力培育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十强”产业,努力趟出一条迎合新时代要求、符合新理念导向、契合山东实际的康庄大道,切切实实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指引我们破解突出矛盾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和力量源泉

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过去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发展老路,已不可持续,惟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破解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才能彻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山东省发展的困难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新路子来”的重要指示,从山东实际出发,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以断臂求生的勇气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淘汰低端落后产能,2018年以来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虽然经济短期阵痛和承压明显,但山东利用落后产能出清腾出的宝贵空间,大力培育“十强”产业和“四新”经济,逐步建立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以“十强”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19年,新动能增加值占比达到30.1%,比2017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4%,比2017年提高6.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7年的57.6%提高到2019年的78.2%。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和咬牙坚持,新动能已肩负起担纲挑梁的重要作用,今年1~7月份,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利润总额下降21.7%,而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1.7%,这是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意义上的标志性成效。

全省经济质量、产业结构、市场活力、发展环境都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凸显,这根本源自于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时刻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校准航向,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及时破除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工作作风,探索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实践证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只要继续秉承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趟”下去,就一定能够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坦途大步迈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必须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开放的理念、创新的举措,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主动仗”

第一,抓住关键矛盾,紧紧扭住结构调整优化攻坚突破。把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树立全局思维、系统思维、耦合思维,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区域结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坚决完成2257万吨粗钢产能淘汰任务,两年内退出地炼产能2000万吨以上,持续为新动能腾出空间;聚焦“十强”产业,抓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抓高质量双招双引,抓工业互联网等重大产业平台,迅速壮大中高端产业规模和比重,确保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左右,“四新”经济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利用2~3年时间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在能源结构上,紧扣煤炭消费压减和实现用电结构“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今年坚决完成压减4100万吨煤炭消费目标任务,加快实施“陇电入鲁”、海阳核电等重大工程,持续扩大外电和新能源发电规模,再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把煤炭发电占比降低到50%以下,改变“一煤独大”的用能结构。在区域结构上,紧紧围绕“一群、两心、三圈”的战略格局,完善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布局,辐射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

第二,坚持系统集成,紧紧扭住筑优产业生态攻坚突破。当今区域经济的竞争已经由“产业”竞争上升为“产业生态”的竞争,谁能率先建立高效集聚、协同配套、互融共生的产业生态,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近年来,围绕解决产业生态不完善、不系统的矛盾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选准突破口,从集中培育“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入手,大力培育“领航型”企业,推进“人工智能+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力推动了产业高端化、园区化、融合化发展。筑优产业生态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发力突破:一方面,强化“雁阵形”集群支撑,以全省4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抓手,在完善配套能力、提升集群规模、吸聚要素资源上集中发力,深入谋划和招引建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梯次培育形成一批百亿、千亿、万亿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强化“领航型”企业支撑,建立全省重点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录和高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集中拿出含金量高的政策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搭建研发、检测、孵化等公共平台,带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的产业生态。

第三,补齐突出短板,紧紧扭住提升创新能力攻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启动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近三年实施600多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科技创新工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攻克了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新提升。在此基础上,持续盯紧关键领域加快突破,尤其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破解产业与创新“两张皮”问题,充分依托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机制更加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一头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一头与“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让市场为创新“导航”,加快形成研发成果产业化与产业反哺研发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第四,深化改革创新,紧紧扭住优化制度供给攻坚突破。一方面,突出解决好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矛盾。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步伐。比如,加快建立一套包容审慎、宽松适度的监测监管机制,培育一批原创于山东、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新业态新模式。突破条条框框,对引进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团队,“一人一策、一团队一策”,按需配置政策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破除无效制度束缚。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隐性“壁垒”“卡点”,“网上办”“掌上办”存在的不便捷不畅通环节,一抓到底、解决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对已制定出台的各类文件、政策、规划、法案等,不符合发展实际、“悬空”难以落地的,坚决清理规范,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

第五,拓宽视野格局,紧紧扭住扩大开放合作攻坚突破。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立足山东独特的区位优势,把扩大日韩合作作为最优选择,抓紧对接建立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海洋等重点合作领域项目备选库,加快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韩产业园等重大平台落地。另一方面,通过与中远海运合作大幅增加航运规模,整合齐鲁号欧亚班列资源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再新开10条以上空中航线,全面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将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融入改革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着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贯彻始终,高质量编制全省“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科学谋划推动全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奋发作为,为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1-01-06 17:12
下一篇 2021-0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