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ads

刍议高职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要:

审美教育是高职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构成,审美教育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来实施教育活动。通过分析高职学院开展审美教育的目的、要求、基本表现形式以及高职学生创造力培育过程在文化基础、求学动机、学习态度与能力、创造意愿等方面存在不足等现状,探讨审美教育对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动机的激发、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直觉性思维的训练所具有的价值,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思考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实践中审美教育在充实学生的默会知识、涵养学生的情感和促进学生的心理灵活性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高职; 审美教育; 创造力; 默会知识;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并养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完美健康人格,增强青年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审美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以及创造能力的关键能力。21世纪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科技与美感的集合是人民群体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高职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与培养高职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简述

1.1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目的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是通过对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以人文修养为底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1]。“重技能轻素养”一直是以功利实用主义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弊端。在教学课时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良序发展的樊篱。在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加强高职学生的内涵建设,符合新时代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在高职学院审美教育中,要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利用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以感知美、体悟美、欣赏美、追求美为主线,对学生思维、认知、情感、意识等多方面素养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向往美的持续动力和行为实践,从而触发学生工作与生活的创造能力。通过对审美素养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以最终实现高职学院学生自我认知的同一性以及自我的感性和理性的和谐。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灵对美的感触培养,实现个人的生存理想,完善人生境界,达到灵魂的升华[2]

1.2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看,首先,审美教育应是有序教学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审美素质是人人皆有的潜力,审美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训练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与品质结构。在高职阶段,学校有责任为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配备师资力量,用显性的教学手段来训练隐性的素质能力。同时,游戏作为审美教育最好的载体,在高职学生中主要以社团活动、生活体验等形式存在,多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教育活动。其次,审美教育着重体现技能培养与审美活动的融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落脚点,高职学生的动手实操机会较多,其对美的理解更多来自具体可知的直观物质,可以获得直接的形象体验和感知。高职学院的审美活动需要利用好职业技能培养中可操、可控的优势,结合审美教育形象性的特点,构建二者相互融通的有效渠道。最后,审美教育是教师、学生、审美对象三要素构成。学生兼具审美主体和教育对象的角色,教师亦具有双重角色,承担审美主体和教育主体的职责。教师、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角色功能、地位和参与度需要结合审美对象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的个体创造性得以提升,以达到具有独特个性的职业能力。

1.3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基本类型

以学生的校园活动轨迹为链条,可以大致将高职学院审美教育分为四种类型:理论教学型、社团活动型、艺术提高型、校园环境型。第一,理论教学型。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一些高职学院抓住机遇,逐步增加艺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使得舞蹈、书法、国画等美学的艺术形式逐渐走入校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理论加体悟的课程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判断力和对美的创造力。第二,社团活动型。作为最具校园活力的版块,学生是此间审美活动的主要设计、参与和实施者,既包含了面向大众学生的娱乐竞赛型活动,例如摄影比赛、歌咏比赛等,又兼顾了以兴趣为纽带的群体社团活动,例如Cospaly、街舞团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最能体现当代学生强调个性、追求表现的时代风貌,是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第三,艺术提高型。“走出去,引进来”,高职学院的审美教育需要扩大“源头活水”,利用好社会公共资源,挖掘身边可用的、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美育形式或是活动,启发学生对美的感触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善恶观。目前,在一些高职学院中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已经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令人高兴的影响力。第四,校园环境型。以客观存在的生活、学习环境为载体,以校园的形式美带动视觉美,进而触发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总体来说,校园中存在的建筑美、学生寝室的美化甚至剪裁得体优雅的校服等形式都能透露出一个学校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2 当代高职学生创造力培养面临的现实挑战

高职学生的创造力是指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后,重新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一种新颖的、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产生一种新方式去解决问题[3]。影响高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2.1 影响高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内因分析

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组合后集体性、系统性的迁移,在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越突出,则主体创造性越强。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职学生自身的因素。在高职学生部分群体中存在低学习动机、低成就欲望、低自我评价和高行为依附等现象。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实施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共同起作用的,而学科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是高职学生存在的顽疾,是阻碍其进行创造的内因之一。一些高职学生习惯了周边群体制造的刻板印象,同时在目前广泛流行的“佛系”“丧文化”等亚文化影响下,对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无欲望、低兴趣的状态。较少的成就体验或是自我悦纳机制不完善,会让学生对自我评价处于一个失衡的状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习得性无助感导致高职学生在创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创造行为的持久性和抗压性大大降低。因此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独创性特质,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比较少见。不少高职学生思维的惰性比较明显,不想思考、随大流现象比较严重,至于创造性思考就更难了。

2.2 影响高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外因分析

创造力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量以职业技能锻炼为主的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时,教师讲、学生听、然后照着做的授课方式,几乎较少涉及到对学生创造力的发掘与培养。很多教师自身对创造力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不足。针对高职教师创造力教育的专题培训几乎没有,本应该是高职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企业锻炼也流于形式。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自身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进取心和一定的冒险精神,谈何做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起到引领作用。作为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主阵地越来越被“泛娱乐化”的氛围所主导,“攀登计划”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一些竞赛类活动沦为部分教师拿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再找几个学生做帮手,就去参加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创造力被忽视,处于被动从动的地位。

3 高职学院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3.1 有利于创造性动机的激发

创造行为作为人类活动中复杂的行为,情感是构成动机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王国维认为美育即“情育”。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要素,它为个体的审美体验营造出热爱美、追求美的情绪色彩,通过具体情景的唤醒而产生持久的、敏感的情感反应。个人的认知活动与有价值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就会为个人的创造行为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内驱力。在科学探索或是艺术创作中都能见到追求美的影子。一些科学研究中的著名例子表明,科学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真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化学结构的过程颇有传奇色彩,但不难发现其研究成果中透露出对和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的追求。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会借助特定的审美情景来感受对美的热爱和感受,进而产生审美快乐。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对美更是情有独钟。他开门见山地申明:“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

3.2 有利于创造性想象的培养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在想象力的世界中,个人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极大的释放。黑格尔说过:“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力作为创造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兼具抽象与具象的形式,可以依据自身的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具有跳跃性、前瞻性、象征性等特点。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类的经验是有限的。面对尚不充分、明朗的基础条件,利用想象力进行跨越式、“天马行空”的假设可以弥补研究过程中的断点,爱因斯坦从自身的经历中发现直觉与灵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审美教育是培养、激发人创造性想象力的有效载体。想象活动可以脱离物质、时空的束缚,依从主体的感知过程进行物态形象的创造。在创造性想象中,伴随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思考和评价,对表象进行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创造出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意象[4]。审美活动为主体内部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主体在进行美感教育的过程中,自我内部不断进行着表象分离、变形和解析重组,在审美对象的强化刺激与中介链接的作用下逐步形成新的“心理图式”。图式一旦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影响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偏好,“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在外在刺激和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像程序一样稳定的执行。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对想象力的激发和利用则更加明显,为想象力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审美教育中艺术审美对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

3.3 有利于直觉性思维的训练

柏拉图说:“直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精神活动中,并在创造过程中的跃迁式发展扮演重要角色。而审美活动对直觉的训练主要起到两个方面作用。第一,为直觉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物。在审美活动中,尤其是艺术形式的美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认知经验、象征符号、情感体验、行为模式等类型的素材。这些素材经过大脑思维的模糊化存储,形成非系统性和非结构化的记忆碎片和要素并在时间的作用下逐渐潜入个体的前意识和潜意识领域,形成个体的内觉体验。内觉体验为直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元素,经过记忆唤醒即可参与到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中,为各类奇思妙想提供意义结构。第二,为直觉活动营造友好的心理气氛。直觉有时候与“顿悟”、灵感迸发、思想奔逸等联系在一起,是在一种摆脱为意志服务并处于闲适状态下的自发启动的思维活动。而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性质,为个体提供一个较少受理性主义干扰的非理性环境,在个体降低需要和功利追求的羁绊之时,能增加直接预感和洞察事物本质的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更容易产生此时此地感,人的心理活动更整合,更容易促进现显意识与潜意识发生相互作用,人的各种心理要素更活跃,从而引发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造性灵感[5]

4 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实践中审美价值的现实观照

4.1 通过审美教育来充实学生的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是英国学者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中提出,他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指出默会知识是无法用语言系统表达,需要借助个人的参与感来获得的一种知识类型,具有逻辑上优先性特点。默会知识的习得与认知主体关系紧密,创造性活动中充满着大量的、活跃的默会知识和默会认知。它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已有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等紧密联系,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比明确知识更丰满、更本真。审美教育对默会知识的习得具有显著价值。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解读没有统一之标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现实照。审美活动追求的是一种“效不显于顷刻”的自发体验,认知个体在特定的活动经历中调动多层感知系统和知识结构,经历启发、酝酿、暗示等一系列内心探索和学习获得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做为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在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从“逻辑的中断”到“思维的飞跃”,一般伴随着直觉、灵感的产生[6]。这些直觉、灵感在初始阶段几乎是无法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审美教育能培育学生的艺术型思维,“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和默会知识都具有前语言、非逻辑性的特点,对丰富认知主体的内心不定型感知、潜知和表象提供丰富的元素并由此为基础进行熏陶、酝酿,认知主体通过和外部环境的信息、物质、意念等方面的交互转化,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组合,进行知识创新或创造新事物。

4.2 通过审美教育来涵养学生的情感及信仰

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情况的不满足,是个体创造行为产生的驱动之一。个体的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情感活动主导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情感活动的强弱,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与大小[7]。情感是个体的主观心理体验,情感的成长过程是需要经历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三个阶段来逐步建构,其中审美情感作为人所独有的高级情感,是理智情感与理智行为产生的动力基础。以审美情感教育入手,通过充满美的活力,鼓励学生极探索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不断产生新感受和新经验,形成追求独创性的自觉意识和价值观念,最高层次地促进个体创造性才能的开发,从而取得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对个人的信仰产生影响。信仰是默会知识和明确知识的转化过程中,外界物质与个体内部能量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心理图示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植根于内心深处、固化的潜意识信念,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具有审美的价值判断。在个体通过创造性活动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信仰为个体摆脱精神空虚,促进意识觉醒提供能量,拥有坚定的信仰,可以为个体的直觉体验开启潜在的前进方向,在达成目标的激励下,个体的兴趣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合力,以整体协同的方式共同起作用。

4.3 通过审美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心理灵活性

心理灵活性指个体不仅能充分地接触当下所处的外在情境,同时能有意识觉察到当下的内在心境(比如记忆、想法、情绪、动机等一切心理活动),最终在自我选择的价值方向的指引下,坚持或改变行为[8]。心理灵活性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心理灵活性的活动需要环境支持,是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重要联结。第二,心理灵活性是动态性的,强调此时此地的即发性感受。第三,心理灵活性是个体自我调适、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心理机制。在唯理智、唯逻辑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推理等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也逐渐丧失对人和事件的感受能力,缺乏学习能力的迁移和弹性。在审美欣赏中,虚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想象性的真实,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的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能灵活调配心理资源,平衡竞争的欲望需求,感知更强大的生命力与自由,在抗压、抗挫折以及自我调适与恢复等方面,表现出个体面临挑战时所采取的动态的、变化的、特定情景下的灵活性和弹性。在审美活动中,创造力包含的诸多心理要素在人极其自主的形式下潜移默化地运动变化着。在改变和坚持之间保持灵活,通过灵活的抉择使个体的内心世界等到平衡,而不是只会桎梏于某个结点,使个体的感知能力更敏锐、想象能力更丰富、思维更灵活、情感更丰盈,帮助个体更倾向于对创造感知做出整体的反应,各个心理活动要素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下灵活转化与组合,进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韶平.高职学院校审美教育探研[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 李思楠.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缺失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3] 张立新.以创造力为核心的高职学生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3(14):23-25.

[4] 林丽.美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1):22-25.

[5] 陈国庆.审美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6] 叶海智,丁楠.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25-26.

[7] 柯领.教育本质的新视角——对当代教育本质学说的批判与超越(上)[J].教师之友,2001(2):21-28.

[8] 吴婷,朱丽莎,王分分,等.学龄前儿童母亲心理灵活性与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6):502-507.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12
下一篇 2020-12-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