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夯土建造工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四川 成都 610000 )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泥土作为一种传统建筑材料,目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四川省金堂县生土墙为例,了解当地传统生土墙建造工艺,并通过生土墙夯筑试验,分析水泥、石灰、固化剂、秸秆等改性剂对土体性能的影响,提出生土合适的改良配比;同时结合生土材料特点,从墙体厚度、开洞、节能等方面探讨适合生土建筑的户型和建筑布置;归纳总结试验和分析结果,为生土房屋的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提出一系列改良策略。
关键词:夯土建造工艺;建筑设计;改性材料;试验分析
前言
本文将生土墙制作选址在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具体探讨现代夯土建造工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考虑传统夯土材料具有遇雨水软化和干燥收缩的特点,且本身抗压及抗剪强度较低,以致于夯土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较低。而这与土壤颗粒构成、包含的矿物质、含水量及加工方法等因素相关。为此,根据当地的材料供应,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传统夯土材料进行强度指标与耐久性能改性,旨在提高夯土材料的强度指标及耐久性能,从而切实发挥出现代夯土建造工艺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提升建筑物的生态性能和整体质量。
-
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为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金堂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东经 、北纬 之间。五凤镇位于县城以南,沿沱江两岸,距成都市48km,离县城赵镇45km。经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得知,当地留存有一定数量的生土房屋,已经居住使用数十年,经历风雨侵蚀,墙体有损伤但整体性保持完好。当地居民至今仍保留有生土墙的夯筑工具,并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土墙夯筑工艺。在与当地工匠沟通后,提出对传统生土建筑研究改良的策略,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生土墙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在维续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同时,对偏远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提高生土房屋的建筑结构性能,使其能满足当地居民居住及安全性的需求。
-
夯土建造工艺流程
2.1 试件制作
借助当地保留的生土墙夯筑工具,并完全采用当地的夯筑工艺在五凤镇现场进行试件的制作。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在土料中掺入不同比例的改性剂,夯筑了不同类型共24片墙体。生土墙1、2的制作完全以当地生土夯筑,并作为基本参照构件;生土墙3的制作,依据当地工匠的经验,适当加入了秸秆;生土墙4~7中混合加入了不同比例的石灰和水泥;生土墙8、9均掺入了6%的石灰,同时分别加入了0.01%、0.02%的土壤固化剂;生土墙10、11将石灰换成了相同比例的水泥;生土墙12~14掺入了6%的石灰和6%的水泥,土壤固化剂的比例依次是0.03%、0.02%、0.01%;生土墙15、16分别掺入6%和12%的石灰;生土墙17、18分别掺入6%和12%的水泥;生土墙19、23、24分别掺入0.02%、0.4%和0.8%的土壤固化剂;生土墙20则是掺入了0.02%的土壤固化剂并辅以适量的秸秆作为加强。
在保持墙体高度、宽度、厚度及夯筑工具、夯筑工艺不便的情况下,对夯土墙体进行夯筑,并在自然条件下养护3个月。之后在每片夯土墙体中取样试验,研究和分析夯土墙体的结构性能。对于这24片生土墙的摆放,为两两一组呈L型摆放,每一组尺寸均一致,同时在每一片生土墙下铺设了砖基础,在四周挖设截水沟,目的是防止雨水的侵蚀。
2.2 生土墙夯筑
在生土墙制作时,按照设计配合比例进行土料拌制,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含水率进行控制。之后采用“板打墙”的方式进行夯筑,用半干半湿的土料放在夹板间,逐层分段完成生土墙夯筑。需要注意的是,在夯筑之前,需要通过测量放线的方式确保墙体的垂直性,而在墙体夯筑过程中,应先用圆锤夯打模板内中部土料,再用扁锤夯打周边且每层虚土厚度不大于12厘米,每一夯点至少夯打3锤,每板墙分4层夯实完成。在完成生土墙夯筑后,也要对墙体侧面进行平整处理。为了避免墙体出现较多的缩裂,要重视施工进度的控制,同时为了提升夯土墙的整体性,需要在墙体上中下皮夯土之间铺设水平拉结竹条。
2.3 生土墙面裂缝分析
在经过自然条件养护之后,所制作的24片生土墙强度基本能够达到稳定状态,但是墙体的开裂程度有所不同。在经过现场对比分析后,原状生土夯筑墙体开裂情况较严重,裂缝长且宽,甚至在局部形成贯通的竖向裂缝;添加了固化剂或稻草的墙体,较原状生土墙,裂缝宽度略小,但整体裂缝仍较多;而采用水泥或石灰作为改性剂的墙体,基本没有裂缝出现。可见,掺入石灰或水泥可有效改善生土墙体的裂缝发展,且掺入石灰的墙体表面颗粒感明显,掺入水泥的墙体表面较为平整。
(a)生土墙3,掺入秸秆 (b)生土墙24,掺入固化剂
(c)生土墙22,未掺入改性剂
(d)生土墙16,掺入石灰 (e)生土墙17,掺入水泥
图1 生土墙裂缝发展
-
生土性能分析
对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夯筑并养护的夯土墙进行取样,同时为保障试样加工的精度,将其搬运回实验室进行加工。在实验室加工制备前,对原状土颗粒特征、夯土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抗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此获得材料配比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夯土墙材料改良提供依据。
3.1 原状土颗粒分析
在对当地原状生土材料进行现场观察,自然状态下生土材料为褐色,有明显的黏性,可塑。在经过比重计法测定后得知,生土颗粒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利用公式 和 可以计算出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分别为3.82和1.37,属于匀粒土,级配不良,在工程类别上属于不宜作为夯筑材料的细粒土。
3.2 热物理性能分析
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依照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比热容 、蓄热系数这几个参数,通过快速热物分析仪测试可获得夯土试块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如此便可计算得出导温系数和蓄热系数。本次试验采用便携式快速导热仪进行试件测试,具体的测试结果见下表1。
表1 夯土试块热物理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
石灰 |
水泥 |
固化剂 |
密度 |
导热系数 |
比热容 |
导温系数 |
蓄热系数 |
|
|
|
|
|
|
|
|
|
3* |
0 |
0 |
0 |
1.63 |
0.672 |
0.802 |
0.514 |
8.123 |
4 |
6 |
6 |
0 |
1.71 |
0.722 |
0.805 |
0.561 |
8.640 |
5 |
6 |
9 |
0 |
1.65 |
0.586 |
0.780 |
0.455 |
7.526 |
6 |
9 |
6 |
0 |
1.66 |
0.594 |
0.792 |
0.452 |
7.659 |
7 |
9 |
9 |
0 |
1.70 |
0.749 |
0.786 |
0.561 |
8.670 |
8 |
6 |
0 |
0.01 |
1.53 |
0.503 |
0.784 |
0.478 |
6.732 |
10 |
0 |
6 |
0.01 |
1.76 |
0.780 |
0.812 |
0.560 |
9.150 |
11 |
0 |
6 |
0.02 |
1.80 |
0.702 |
0.812 |
0.313 |
8.779 |
13 |
6 |
6 |
0.02 |
1.69 |
0.591 |
0.809 |
0.418 |
7.790 |
14 |
6 |
6 |
0.01 |
1.61 |
0.634 |
0.791 |
0.498 |
7.787 |
15 |
6 |
0 |
0 |
1.65 |
0.487 |
0.823 |
0.359 |
7.048 |
16 |
12 |
0 |
0 |
1.64 |
0.447 |
0.808 |
0.337 |
6.670 |
17 |
0 |
6 |
0 |
1.62 |
0.795 |
0.815 |
0.602 |
8.879 |
18 |
0 |
12 |
0 |
1.76 |
0.915 |
0.833 |
0.624 |
10.038 |
19 |
0 |
0 |
0.02 |
1.71 |
0.629 |
0.804 |
0.443 |
8.059 |
20* |
0 |
0 |
0.02 |
1.90 |
0.845 |
0.910 |
0.460 |
10.476 |
21 |
0 |
0 |
0 |
1.85 |
0.785 |
0.896 |
0.399 |
9.886 |
23 |
0 |
0 |
0.4 |
1.81 |
0.721 |
0.868 |
0.395 |
9.224 |
24 |
0 |
0 |
0.8 |
1.64 |
0.637 |
0.814 |
0.402 |
7.992 |
(注:*添加适量秸秆)
3.3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可得知:(1)原状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5,在工程类别上属于不宜作为夯筑材料的细粒土;(2)夯土试块的抗压强度随密度(压实度)增加而增加;(3)水泥的掺入增加了夯土试块的抗压和抗剪强度;(4)固化剂和秸秆能小幅提高夯土试块抗压和抗剪强度,但效果不明显;(5)水泥的掺入明显使得改性夯土材料更为致密,能明显提高其导热系数。添加石灰降低了改性夯土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固化剂和秸秆对夯土试块热物理性能参数的影响较小;(6)掺入石灰或水泥,能够明显推迟浸水状态下夯土崩解溃散的出现,掺入水泥时,效果最好;(7)所有试块都在10min内快速浸水。掺入水泥的吸水速率较低,抗水性能较好;(8)掺入掺合料(石灰、水泥)的土体在受到水压力喷淋时,其抗水性大都好于素土,仅试件边角轻微脱落。而素夯土、掺入秸秆和固化剂的夯土试样几乎没有抗冲刷的能力。
-
结论
根据生土材料性能分析结果,验证了现代夯土建造工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现实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
夯筑前,对夯筑材料进行筛选,选用级配良好的生土材料作为工程材料。若不满足实际工程需求,需要对原状土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能满足工程要求。
-
对于改性剂的选择,优先选用水泥,其比例控制在9%~12%之间较为合适。石灰则作为改性剂的第二选择。
-
不同地区气候对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不同,根据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采用外墙自保温系统,通过试验分析夯土墙导热系数应控制在0.5~0.7W/m·K。
-
夯土民居分布较广,每个地方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在进行夯土建筑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特征、人文、风貌等特点为依据,利用当地材料,结合当地经济、文化进行设计考虑,这样也就更加符合夯土建筑的绿色节能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杜陈晨.浅析夯土建造工艺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J].居舍,2020(31):47-48.
[2]王丹青.浅谈夯土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特征[J].西部皮革,2020,42(06):120.
[3]陆启水.现代夯土在酒店及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江西武宁锣鼓山野奢酒店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89-90.
[4]吴晨雨,陈宇飞,王心,葛洋,韩菁,陈琛.夯土材料的现代应用策略与实践[J].四川建筑,2018,38(05):219-221+223.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