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征与对策探索 -基于成都 3所高校在线调查的证据

ads

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征与对策探索 -基于成都 3所高校在线调查的证据

阮韵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 本文通过在线的实证调查,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在重大疫情背景下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健康特征,包括对大学生疫情背景下的心理需求进行一定程度上梳理和探讨,发现了大学生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睡眠问题、应激心理障碍和抑郁情绪问题和风险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在线心理支持系统的建立,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的开展以及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等;协助建立学校层面的支持网络,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继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同时也提出了高校应加强重大疫情背景下舆情和舆论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

[关键词] 重大疫情; 新冠肺炎; 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

  1. 大学生重大疫情背景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暴露情况

现将重大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暴露情况进行总结,本次调研共收集被试412名本科生,其中大一占比37.4%,大二40.5%,大三15.5%,大四6.6%。目前学生居住在家里的占91.5%,在学校宿舍等其他地方占8.5%;独生子女占比46.1%。几乎所有同学在过去两个周都没有出门,除了偶尔陪家人出去买菜或买药,出去的时候都带了防护口罩。

疫情暴露情况:身处湖北等重灾区的同学占比12.6%(52人);本人或家人感染为0;朋友、邻居和亲人感染的1.2%(5人);所在村庄或小区有人感染病毒的占6.3%(26人),16.7%(69人)的同学报告称内心极度恐惧疫情的传染。

对疫情信息的关注:所有同学平均每天都要花上0.5~5小时的时间关注疫情进展情况,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微博58.5% (241人),知乎17.5%(17.5%),电视9.5%(39人),微信8.3%(34人)。

从以上信息表明,大学生的防护意识还是很好,都能主动地居家隔离,而且都比较关心疫情的发展,微博和知乎是主要的获取信息的门户。同时,还是有不少同学内心对被传染产生极度恐惧心理,这种负面的情绪是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

 

二、大学生在重大疫情背景下的身心健康特征

 

受疫情影响的睡眠情况:凌晨1点后上床睡觉的占比43.9%,大多数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在7~9小时,有26.5%的学生报告睡眠过少或者睡眠过多;早晨容易早醒的学生占11.2%;10.2%的学生经常做疫情有关的噩梦。这说明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并不是很好,这也许和假期有关,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了与疫情有关的噩梦还是比较突出,因为噩梦是很多心理问题的中介因素,在后期的发展中会逐渐形成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部分同学在未来的学生疫情心理服务当中予以关注。

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有3.9%的学生出现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与主观上的极度恐惧有关,与其他风险因素比如来自疫区,或者身边有人感染病毒没有关系。这说明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焦虑障碍与人的个性和自我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提醒我们下一步学生心理工作的重点可以偏向于敏感、胆小和极度恐惧的人群。

抑郁情况:有12.6%的同学出现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的风险因素包括有主观的极度恐惧感,身边人、邻居或小区或村里有人感染。但是湖北地区的同学抑郁情绪与其他地区对比没有区别。本结果提示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与过分的对重大疫情的恐惧和担心有关,也和身边人包括邻居和小区或村里有人感染有关系,这种潜在的威胁让很多大学生感到恐惧,这也可以理解,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把工作做细致,对这一部分同学的恐惧情绪予以及时疏导,避免因这种恐惧心理的发展成疑似的抑郁情绪障碍,最终导致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社会功能,对家庭、个人和社会造成负担或损失。

 

三、大学生在重大疫情背景下的心理需求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开放式的问题,包括最近一个月,你对疫情最大的担心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你希望学校相关部门作出哪些措施还帮助大学生应付疫情的影响?

通过对疫情影响对大学生的造成的心理负担总结后发现,担心自己学业受影响或者无法正常开学的同学占比10.4%;担心疫情无法控制或者国家经济受重创的同学占比21.6%;担心返校途中或返校后被感染的同学占比2.4%;其他同学表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占比65.6%。

采取应对疫情的调节方式包括:运动或者看书调节自己情绪的同学占比9.2%;看电视或打游戏的同学占比18.4%;与家人或朋友聊天的同学占比5.3%;通过上网关注疫情发展的同学占比12.6%;其他没有什么特别调节的同学占比54.5%。

同学们希望学校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做的帮助形式有:因为网上谣言太多,希望学校能科普相关知识和保护性的方法的占比12.4%;希望获得线上心理咨询的同学占比4.6%;希望做的什么帮助武汉的占比4.1%;其他暂时没有想法的占比78.7%。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很多还是担心疫情对国家的发展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担心个人的发展或病毒的传染。我们在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能从重大疫情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关注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如何能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四、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服务的对策思考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对大学生受重大疫情影响的身心健康特征、担心和需求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我们下一步的大学生疫情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方向和要求,这需要我们学生的管理服务部门,不断创新完善我们现有的心理服务体系,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采取详细具体、实效的、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总结分为以下几点启示。

(一)开展线上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讲座和个别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返校的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线上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务必要做好。针对调查中同学提出的需求以及我们的研究发现,可以针对大学生的睡眠健康、情绪调整方式、心理健康书籍的赏析阅读、应对压力的方式、如何从压力中成长等做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比如,睡眠是很多心理问题的中介因素,也容易识别,保护和改善好睡眠也是增强身体免疫力和心理免疫力很好的途径,很多大学生的睡眠方面的知识也比较缺乏,就像是手机的过度使用就会影响睡眠,因此开展必要的讲座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对于有些已经有明显心理异常的同学,比如我们筛查出来的疑似抑郁或应激障碍的同学,我们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因为这一部分同学已经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改善情绪。这些心理障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益加重,逐渐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同学们的幸福感和社会功能。当然,这也需要心理健康老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让这一部分同学打破心理问题的耻辱感,学会向心理老师求助。还有,我们也需要保持职业的敏锐,对于已经是心理障碍的同学要及时推荐他/她到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求医看病,以免拖下去酿成更严重的问题。

(二)多部门合作,定期开展简便的在线心理筛查服务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重大疫情背景下这种变化也许是迅速的,因此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也是非常必要的,也让同学们学会自己关注个人的心理卫生的习惯,同时也方便学生管理部门能有效及时的做出应对,未雨绸缪。尤其是在重大疫情的压力背景下,其他临时出现的一些负面压力事件就会积累成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情感、学业问题、家庭冲突、亲子关系、同学纠纷、经济压力、升学就业等等[4],这不仅需要心理健康老师,同时也需要家庭或好友的介入,教务、学工、辅导员等等都需要纳入问题解决框架下,需要多部门、多角色的介入和研讨。

在这一方面,需要学工部门、辅导员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具备应有的意识,有针对性的发现一些潜在的有问题的同学,“推荐”到心理健康老师那里,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隐患。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学校层面的支持系统网络,缓解学生对疫情的焦虑恐惧情绪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对重大疫情的主观恐惧是应激障碍和情绪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缓冲和减少外在压力性事件对心理的冲击。大学生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支持系统,朋友圈,和学校支持系统。我们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路径可以适当建立在帮助学生建议学校层面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班级群体、辅导员、学院以及心理老师等。所以在压力和应激面前,学校层面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增强学生的心理支持、认同感和力量感,帮助学生度过情绪问题的难关。同时,大学生群体常见的这种主观恐惧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认知层面,包括对疫情的认知、对自身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因为在威胁面前,人人都可能出现“不确定感”,因此,我们学生工作部门、心理老师等一方面可以提供心理健康专业的讲解,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同学们出现的极端恐惧情绪,也可以在朋友圈和家人支持之外加固社会支持网络。

(四)做好大学生在疫情背景下宣传引导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从我们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影响学生的主要是微博、知乎以及微信,学校的网页和推送大学生几乎没有提及,这反映出我们学生管理部门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加强。所以做好学生的宣传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在重大灾难面前,谣言是经常伴随而来的产物,作为缺乏社会经验和辨识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轻则容易影响情绪健康,造成心理负面结果;重则容易被国内外的反动分子或者有不良用心的人加以利用煽动,所以如何做好线上的宣传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首先,可以从武汉肺炎疫情的基本知识入手,通过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疫情传播的知识的讲解和普及,或者由学生管理部门做好相关热点信息的筛选和推送,来引导学生从庞杂的信息里学会去伪存真。其次,要引导学生在不良信息或谣言面前,学会辩证的思考,守住自己的底线,政治方向上不动摇,坚定的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动摇。最后,利用这次重大疫情,让大学生来发现我们国家在灾难面前需要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我如何做好自己,为国家分忧?我们灾难面前,如何建立有效的救助体系?等等主题开展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和解决问题的导向上,也避免学生当“网络喷子”。所以,做好学生在重大疫情下的舆论宣传非常重要,不仅仅事关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的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也是爱国爱党的教育机会。

总而言之,去年底出现的武汉肺炎重大疫情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高传染性,对大学生的心理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也会出现叠加效应。我们在做好习总书记要求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的问题、新的形势下,打破常规,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在实处,全面具体,真心实意的解决重大疫情冲击下的学生存在的潜在心理隐患,把学生服务好,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让学生有干劲,有能力和有创新的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我们要做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白银霞,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期间内蒙古5所高等院校1041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的比较[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0).

[2] 党卫民等, SARS流行期间北京三所高校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4(4).

[3] Main, A., et al., Relations of SARS-related stressors and coping to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2003 Beijing SARS epidemic[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8(3).

[4] 徐东兴等,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探析与对策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5, (5).

[5]周慧,新冠病毒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0(2).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0)
上一篇 2020-12-29
下一篇 2020-12-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