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ads

浅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于纪芬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 261205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难度与考试的压力,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终身发展。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引言

物理是高中学生们所要学习的一门相对比较抽象和能力要求较高的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们整体学习成绩、科学素养养成、未来从事理工科工作打牢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错误教育理念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致使其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偏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也使得学生们物理素养有效发展的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一、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和物理教学现状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断推广全新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要求,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索和交流中达成学习目标,同时要求教师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新课程改革首次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的,并将其放在首要位置,也表明了核心素养在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但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较低的问题。从教师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知识传递到位,科学技能培养有效,但没有落实对学科内在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2)教学内容贴近高考大纲,但和社会需求、科学应用等方面联系不大;(3)课堂纪律好,但气氛较为沉闷,不够活跃,师生之间互动较少。上述问题导致高中生仍然沿用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应进一步调整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和核心素养培养上均衡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过程中,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载体,通过物理模型与教师分析讲解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与理论。例如:质点模型建构过程中,教材先引入新闻报道,“神舟”五号飞船,在指挥部的荧光屏上是一个点,而后又举了一个例子:乒乓球小而轻,但要考虑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对旋转的影响不能简化成一个点,引出质点的概念,完成科学抽象这一过程之后,是质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材列举了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上海航空港的航线图,家庭作业与活动题中有判断体操运动员是否可以看成质点的判断思考题,教材将新课改理念贯穿了进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种思路在教学中体现很多,例如:点电荷模型建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建立点电荷模型,教材从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出发,要求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再通过类比的方法,介绍库仑研究思路。如何克服定量研究的困难,发明库仑扭秤,在解决带电体之间距离的问题时,因为金属球的表面带电均匀的特点,库仑提出了“点电荷模型”的概念。建立点电荷不是库仑无意之间的设想,而是为了解决带电体之间距离问题而被激发建立科学模型的设想,是科学探究与创新过程中因需求而产生的。让学生跟着物理学家探索物理,创造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目标,是通过物理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思路。

(二)设计团体性物理实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不是对物理器材的简单摆弄,而是对未知物理问题的实践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较难理解或者容易混淆的物理知识,设计团体性物理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团体合作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物理实验器材,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团体为单位进行实验。以“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各小组学生提供螺线管、电流表、导线、强磁铁、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自行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探究步骤。这样的实验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如在实验一开始,大部分小组设计的探究过程是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可以说是对教材内容的重复。之后,学生开始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类似“定量”的角度调整自己的探究内容与实验过程[2]。比如,有的小组分析螺线管与导线的成分,然后尝试以多根导线绕成圈代替固定圈数的螺线管,用以测试线圈数量对感应电流大小的具体影响。还有的小组以强磁铁为关键点,借助改变强磁铁通过螺线管的速度、穿过螺线管的幅度,以及在螺线管内外不同区域滑动强磁铁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实验。这些多样化的实验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体现了学生对物理的探究兴趣。总体而言,设计并开展团体性物理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及积累的物理经验进行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加强物理德育渗透,实现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形成学科的关键能力,同时也要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所以德育教育是每一学科教师都应当担负起的重要责任,高中物理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只要我们物理教师加以认真挖掘与探索,便能发现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向学生们进行物理知识讲解与传授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挖掘与运用其中的德育资源,面向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让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个人行为习惯等等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感染。学生们才能既学到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品质,从而更好地成长、更好地进步。加强物理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推动学生德智协调发展,也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应追求的教育方向之一。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时,除了应该向学生们讲解基础的物理知识,更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们讲述牛顿发现第一定律之前众多学者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但牛顿并没有局限于前人已有的经验,而是批判性地去分析、去研究、去探索,最终获得了牛顿第一定律这一正确认识“运动和力”关系的观点。学生们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而且还从中形成了不因循守旧,敢于批判与创新的意识与观念。加强物理德育渗透、推动学生德智发展的预期目标得以轻松达成与实现。

结束语

总之,物理学与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紧密相关,物理学促使文明社会的新媒体新技术不断进步。在课堂中使用新媒体新技术,能使学生对未知的领域、周围的世界有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能使学生对自己的科学事业愿望有更清晰的认识。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建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大力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谭涛.浅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87.

[2]侯好.发展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D].扬州大学,2018.

[3]李琬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黎国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68-71.

[5]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4-6.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联系

(1)
上一篇 2020-12-31
下一篇 2020-12-31

相关推荐